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部文化 > 西部文化产业巡礼——西藏

西部文化产业巡礼——西藏

      西藏东西跨越2000多公里,经度横跨20余度,南北绵亘1000多公里、辐射10个纬度的广袤地带。在最东边的林芝墨脱一带,有热带雨林,海拔最低处,仅有200多米。从那里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路向西,气候越来越干燥,海拔越来越高升,6000米以上的山峰应接不暇,直到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天际出现。一直以来,西藏都被誉为世界屋脊,拥有大量野生动物、植物、森林草原、能源以及水资源。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也孕育了西藏独具特色的文化。


图片


文旅融合、高质发展


      在西藏地区,藏族属于主体民族,拥有大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文学、宗教、藏药学、雕塑、藏戏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独特文化。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当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图片


      从2013年至2018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从24.24亿元增加到46亿元,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截至2020年,西藏文化产业增长值达60.95亿元,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超300家。

      在西藏文化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分别指出,要充分利用西藏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要积极推进旅游体验+藏民俗文化传承,挖掘民族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内涵,这些顶层设计为西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西藏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超过7000家,从业人员达到6万余人,年产值超过53亿元、自2016年以来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现有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34家,7家关联企业上榜“2019西藏自治区百强民营企业”、4家关联企业上榜“2019西藏自治区民营企业就业20强”。

 

图片


    西藏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官网数据,2020年雪顿节期间,仅拉萨市便接待国内外游客358.69万人次,同比增长3.38%,旅游总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4.12%。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了西藏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展会助力,文化赋能


      西藏自治区多次参加西部文博会,展示其得天独厚的藏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西部文博会也见证了西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

 

图片


      2014年,原文化部与财政部制定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指出,要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力争于2020年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打造成世界级精品旅游区,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图片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文创产品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走进群众的生活。


图片


      在往届的西部文博会中,西藏展馆也通过形象展示、产品展销和项目推介等形式,向全国各地展商和观众展现了西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创产品。

 

图片

 

      这些产品,做工精致、美丽大气,不仅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元素,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图片


雪域风骨文旅红心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中,凝结和铸就了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等为代表的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基因,大力挖掘并与时俱进地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不仅是传承和弘扬西藏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的形势要求和时代呼唤。

 

图片


      在《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西藏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形成“一个核心景区、六大示范景区、两大重点发展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板块。一个核心景区即拉萨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旧址、拉萨烈士陵园、青藏铁路拉萨站、西藏军区军史馆、尼木烈士陵园等景点。

 

图片


      六大示范景区主要包括:江达县岗托红色旅游景区、波密红色旅游景区(红楼、将军楼、十勇士纪念碑等)、那曲县革命烈士陵园、山南烈士陵园、江孜红色旅游景区、改则县英雄先遣连遗址。两大重点发展区分别是山南红色旅游区和昌都红色旅游区。

 

图片


      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不断激发西藏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对弘扬西藏各族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地区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动融合,不仅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利益。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西藏也成为了中国旅游资源最原生态、文化资源受外界影响最小的地区,也正因此,西藏的吸引力日益渐增,成为了众多游客心灵的故乡。



本文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