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北京纪实影像周“源于真实”论坛 探讨真实题材改编
根据西部文博会(简称“文博会”)了解到,近日,2021第5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源于真实”影像论坛举行。本次论坛进行了“源于真实”的内容创作跨界对话和“源于真实”的全新产业链塑造两场核心圆桌讨论,来自各行业的大咖齐聚一堂,分享了真实题材影视化的全新赛道中,跨界内容创作和产业路径中的痛点、趋势和解决方向。
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军为本场论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纪实影像周旨在为纪录片和纪实影像相关行业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希望广大业内人士对纪录片和真实故事影片的探索,能为各种现实类影片谋划策好,给出好的建议。
在回答关于“好新闻、好故事和好电影之异同”的问题时,前中国周刊总编辑、南风窗总编辑朱学东提到:“好新闻不一定是好故事,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好故事,一定是好的新闻素材;好故事是好的电影素材,而好的新闻报道内容,也能成为好的电影素材。”
刘天池表演工坊创始人刘天池则提到:“影视行业要关注当下最真实的新闻,因为我们一定是来源于真实的,因为表演的前面最开始的两个点就是要有信念感,要有真实感,当我们对故事不充分了解时,就要从真实性上去找,去创造出一个逼真的故事出来,毕竟不可能全部是真实的。”刘天池同时强调,影视作品永远都要传递真、善、美。
“去杜撰它、去虚构它对自身而言就失去标准了,而在导演领域里失去标准是一种灾难。” 《我在他乡挺好的》导演李漠表示。
“新闻是很客观的,它就像葡萄,而对于一个故事而言,它就像葡萄汁,影视剧的源于真实,如同葡萄汁是来源于葡萄。” 《无证之罪》《棒!少年》制片人齐康认为。
探索频道(Discovery)亚太区高级副总裁魏克然(Vikram Channa)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谈到,经历疫情,相对于线下的院线市场相对低迷,全球的OTT(互联网电视)平台深度整合,头部平台收视稳健上升。而现实主义题材,在全球的OTT市场占据很大份额。
魏克然称,韩国的《寄生虫》和刚刚大火的《鱿鱼游戏》,在多极化的世界里反映了多元化的现实。纪录片越来越强调故事感和娱乐化,许多电影则更加追求来源现实或质感真实。近期,电影《长津湖》大获成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用适合年轻观众理解的方式,来很好地讲述过去的历史。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故事原型在新闻或影视中的角色塑造和话语权时,十年行走81000多公里中国徒步第一人、穿越罗布泊第一人雷殿生谈到,走遍全中国是自身的梦想,而这件事情被拍成电影实属偶然,并不是主动选择,但是被更多人看到他的故事,确实是他的心愿。
据文博会了解,本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以“纪录·百年荣光”为主题,聚焦时代发展,聚焦当下现实,在10月18日-24日整整一周的活动期间内,将展开主题和学术论坛、纪实影像展览等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打造纪实影像行业的新标杆,拓展纪实文化的外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