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终一生 ——读《论语》的体会
王旭明
“仁”字在《论语》里出现104次。但孔子是不主动谈“仁”的,绝大多数是别人问起,他才回答。因为“仁”是与做人之道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如果没有特定的对象,只是泛泛而谈,起不到教育和帮助的目的。
读《论语》,会发现许多学生问“仁”。诸如司马牛问“仁”,仲弓问“仁”,樊迟问“仁”,颜渊问“仁”,等等。这里,重点聊一聊樊迟问“仁”的故事。
一次出现在《论语》第六篇《雍也》。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怎么才算做到仁?”孔子回答说:“如果能做到难事做在人前,获得回报退居人后,可以算得上是个仁者了。”
一次出现在《论语》第十二篇《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于是,我常常想,现在的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时,说:“这是我的爱人。”这会不会就出自《论语》呢?爱屋及乌,爱世界,爱万物。再简单一点,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是不是这样呢?
还有一次,出现在《论语》第十三篇《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说,樊迟问:“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在家独处时,态度恭敬,办事时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心诚实。即使到了夷狄野蛮的地方,这些品德都不能丢弃啊。”
樊迟三次问“仁”,他的老师三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同一个问题,三次的解答不一样,说明“仁”的博大。
通读《论语》,会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地方解释“仁”。最终,“仁”升华为孔子的追求——“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意思是,孔子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把它们贯穿起来。”孔子说完,这一节“课”就下了。众弟子疑惑不解。
《论语》第四篇《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意思是,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曾参一语道破天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恕之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仁”,包罗万象,无所不在,像一个大而圆的球,让浮躁而焦急的人总感觉无处下手。子贡聪明,又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派,他希望能得到一个简单易记的“万能公式”,能够对付生活中那些让人迷茫的“题”。
《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一个字,终一生。
(新闻来源:西部网)